这是“老家河南,出彩中原”大型诵读会暨足球彩票-首页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汇报演出《我思先祖》节目的诵词。
誦讀會是該校傳媒學院産教融合的一個縮影。近年來,傳媒學院圍繞學校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總體目標定位,積極探索、著力構建專業工作室(1+1)N模式。不同的新聞傳播工作室就像具有不同風格的“廚房”,通過專業實踐教學做出了濃濃的“地方味”“文化味”“思政味”。

“老家河南、出彩中原”大型诵读会暨足球彩票-首页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汇报演出。任婷婷/图
在服務地方中有作爲
何爲(1+1)N模式?
“1+1”即一個專業根據特色和發展方向,先期建設一個工作室,在共同利益和興奮點上尋求與企事業單位的合作,運作一項有影響力的項目;“1+1”領跑,新的合作項目接踵而至,“N”的倍數效應不斷放大,有效破解地方高校轉型發展過程中實踐教學模擬、專業特色不明、技能培養欠缺、服務社會能力不強“四大難題”。
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成立智樸影視工作室,在微視頻拍攝制作方面耕耘特色。
與市委宣傳部、商丘日報社聯合拍攝了“遊商丘古都城,讀華夏文明史”8集專題片,得到商丘市委有關領導和職能部門高度評價,並獲得商丘市文化産業基金50萬元扶持。
此外,該院廣告學專業成立靈感廣告工作室,重點在營銷策劃方面打造特色,成功爲張弓老酒酒業等20多家企事業進行了營銷與創意策劃。
在文藝創作中受陶冶
河南居九州之腹,中天而立,在中華文明發展進程中占有重要地位。
商丘在曆史上曾爲古宋國和古梁國,火文化、姓氏文化、殷商文化等源遠流長。
多角度、多層面了解認知商丘乃至河南,是同學們內心的一種文化訴求。
智樸影視工作室核心成員在拍攝商丘8集曆史文化專題片素材。任婷婷/圖
長時間的文化熏陶,帶來的必定是精神境界的提升。
主創團隊在商丘8集專題片還沒有殺青的時候,又開始了另一個漫長的藝術創作之旅――策劃創作完成了“老家河南,出彩中原”11集紀錄片解說詞與拍攝腳本。
2019年3月,省委宣传部、省教育厅等部门有关领导视察指导足球彩票-首页工作时,观看了商丘8集历史文化专题片和“老家河南,出彩中原”预告片,对该院工作室(1+1)N模式给予充分肯定。
該院院長冉祥華說:“從商丘文化轉到河南、中原文化的梳理與挖掘,確實很辛苦,需要主創人員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;但是我們覺得這種付出是值得的,是內心使然,是內在的文化自覺。”
這種文化自覺,在傳媒學院各專業皆然。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成立了“好人之聲”朗誦藝術團,一直在朗誦與配音方面打造特色。
在觀看完“老家河南、出彩中原”大型誦讀會後,該校校長司林勝說:“傳媒學院以文藝創作爲導向的專業實踐教學,是專業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導向,對應用型人才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。”
心系文化、棲于文化、癡迷文化,在這裏,一群人的文化強國夢在不斷放大……
在專業實踐中受洗禮
“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
培養什麽人、怎樣培養人、爲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。回答好這一問題,高校必須堅守初心使命,落實好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。
該院堅持以文化人、以德育人,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到專業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,著力構建“工作室+思政”模式,精心打造“一院一品”工程,不斷延伸思想政治功能,確保專業教育拓展到哪裏,思政工作就延伸到哪裏。
該院廣播電視學專業(新媒體方向)與校黨委委宣傳部聯合成立了應天驕子融媒體中心,圍繞“商師故事”“商師TA說”“商師光影”三大主題,先後創作了“四季商師”等一系列優秀圖文與視頻作品,組織了“校長教學質量獎系列”“教學奉獻獎系列”“最美教師系列”等先進人物專訪。
參與人物專訪與寫作的安妮同學說:“每一次人物專訪,都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禮,這種教育比任何空洞的理論說教都深刻得多。”
該院黨總支書記沈振華介紹,“好人之聲”藝術團參與了市委宣傳部組織的“商丘好人”一系列活動,彩排和演出時同學們同樣眼中浸滿淚水。
正如艾青的一句詩:“爲什麽我的眼裏常含淚水?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沈。”
寫作、采訪、拍攝、足球彩票注册、排練、演出……河南文化、商丘文化、“商丘好人”的典型事迹,耳熏目染、潛移默化,同學們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斷躍升。
商丘师院党委书记介晓磊说,传播学院各专业工作室主动顺应地方社会发展需求,深化教育教學改革,突出实践教学的地方味、文化味和思政味,使得高校人才培养能够植根地方文化沃土、进化时代优良“基因”,在大学校园里复制、转录、翻译,代代传承,不仅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学子,而且也强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社会责任。
(文章來源:人民網)